无创脑氧监测在神经重症监护中的应用
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
大脑被包裹在头骨内,与其他身体部位相比,诊断和监测脑部生理状态更加困难。特别是在缺血性和创伤性损伤后受到损害。
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中,患者通常会经历全身和颅内生理的病理生理变化,这些变化需要及时干预。
大脑血流自动调节和脑血管反应
大脑血流自动调节:血压和脑灌注
脑血流(CBF)调节机制:
脑血管通过改变血管直径来调节CBF,以确保脑组织的充分灌注。这种调节由血管平滑肌细胞控制,这些细胞位于脑表面和脑内的动脉上。
重要概念:
脑灌注压(CPP):CPP是驱动CBF的主要压力梯度,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粗略估算:CPP = 平均动脉压(MAP) - 颅内压(ICP)。
血管壁张力:更复杂的模型需要考虑血管壁张力对CPP的影响,实际CPP(aCPP)的计算公式为aCPP = MAP - 关键闭合压(CrCP),其中CrCP是动脉血压不能克服ICP和小动脉活动性张力时CBF停止的压力。
自动调节机制:当自动调节机制完好时,CPP的增加(由MAP的增加或ICP的降低引起)会通过血管收缩来对抗,从而增加脑血管阻力(CVR)以维持一致的CBF。
自动调节状态的测量:
组织氧合指数(rSO2):rSO2是MAP与NIRS衍生的氧合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,表示为百分比。
脑氧饱和度指数(COx):COx是MAP与NIRS衍生的区域脑氧饱和度(rSO2)之间的相关性。负相关表明自动调节完好。
压力反应指数(PRx):PRx是MAP与ICP之间的相关性,用作脑血流自动调节的替代估计。PRx的值范围在-1到+1之间,值越接近+1,表示自动调节状态越差。PRx可以通过计算连续、重叠的时间窗口来提供自动调节状态的近实时估计。
NIRS在自动调节测量中的应用:NIRS可以提供非侵入性的床旁脑血流自动调节测量。NIRS衍生的指标包括:
NIRS在MAPopt识别中的应用:NIRS可以用于识别最佳MAP(MAPopt),即自动调节状态最佳的血压。MAPopt的识别方法包括:
连续测量NIRS的氧合指数(如COx或rSO2)以及MAP或CPP,当COx达到最小值时对应的血压即为MAPopt。
研究表明,实际观察到的MAP与MAPopt之间的绝对差异越大,死亡风险越高。
脑血管反应性:CO2调节的血管变化
CO2对血管的影响:脑血管的化学感受器会对CO2的分压(pCO2)增加做出反应,诱导血管扩张。这个过程可能与pCO2引发的血管内皮释放血管活性因子(如一氧化氮、内皮素-1和内皮衍生超极化因子)有关,这些反应可独立于pH的变化。
高通气的影响:高通气会导致pCO2下降,从而引起脑血管收缩,并伴随脑血量的减少,进而降低ICP。
脑血管反应性的损伤:脑损伤后,脑血管反应性常受到影响,表现为对高碳酸血症刺激的扩张反应不均匀,健康的血管扩张能力更强,从而导致区域性CBF增加。
研究方法BOLD-fMRI: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(BOLD-fMRI)曾用于研究脑血管反应性,但MRI是资源密集型工具,成本高且需要支持人员。
TCD与NIRS的比较:NIRS显示出比TCD更高的时间分辨率,且具有较低的成本和便携性,因此在脑血管反应性评估中具有优势。
神经血管耦合:神经活动引发的血管控制
神经血管耦合的定义:当神经活动增加时,脑血管会扩张以应对局部能量或代谢需求的增加。这一过程依赖于神经元活动依赖的化学信号释放,如前列腺素、一氧化氮和腺苷,这些信号调节和分配CBF到神经活动最高的区域。
反向神经血管耦合:在急性脑损伤(ABI)中,神经血管耦合可能表现为反常现象,即代谢需求增加导致的血管收缩,这会剥夺代谢活跃的脑组织的氧气和葡萄糖供应,从而加剧神经毒性。
应用领域:fNIRS(功能性NIRS)可以检测神经血管耦合的变化,尤其是在创伤性脑损伤(TBI)患者中,它可以揭示神经血管耦合的反常现象,并为未来的治疗提供依据。
我司自主研发的NEG-光电同步脑功能成像系统可以实现神经血管耦合分析
近红外光谱技术(NIRS)详解
技术背景:NIRS基于红外光吸收原理,通过测量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来计算脑组织氧饱和度(rScO2),可提供无创、连续和实时的监测。
技术优势:
无创性:不需穿刺或植入设备,降低感染风险。
连续监测:实时反映脑氧状态,适合重症监护。
独立于脉动血流:低灌注状态下仍能有效监测。
特定脑损伤中的NIRS应用
心脏骤停后的脑损伤(Sudden Cardiac Arrest):
背景:心脏骤停(SCA)后幸存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程度。在心脏骤停的急性期和后续的ICU治疗过程中,NIRS作为脑氧饱和度(rSO2)的监测工具,展示出重要的应用前景。
研究发现:早期使用NIRS的研究表明,在诱导心室颤动的人体实验中,rSO2下降20%或低于50%-60%与脑缺血性损伤有关。
急救复苏期间:在成人和儿童中,复苏期间测量的较高rSO2值与自主循环恢复(ROSC)的较高发生率有关。
复苏后的ICU护理:在心脏骤停后的ICU阶段,NIRS可用于评估脑自动调节状态与神经学预后的关联,并帮助识别最佳MAP(MAPopt)。研究表明,MAPopt通常高于复苏后护理指南中推荐的目标。
临床应用:在儿童中,MAP低于MAPopt的血压偏差负担与较高的死亡风险相关。
体外生命支持 (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):
背景:体外生命支持(ECLS)包括心肺旁路术(CPB)和体外膜氧合(ECMO),用于高危心脏手术和ICU中严重心肺功能衰竭的长期支持。这些情况下,急性脑损伤(ABI)常见,可能由血栓形成引起的缺血性中风或全身抗凝导致的颅内出血所致。
NIRS在CPB中的应用:
脑氧饱和度监测:NIRS脑氧饱和度监测已经成为开放性心脏手术中的标准做法。通过优化rSO2的算法,可以逆转手术期间的脑缺氧事件。
研究发现:一项研究显示,在成人中,使用rSO2优化策略与术后记忆功能的改善相关,但控制组与干预组在脑缺氧负担上没有显著差异。
NIRS在ECMO中的应用:
脑损伤检测:在接受ECMO的患者中,rSO2的下降与ABI(包括急性缺血性中风和颅内出血)的发生和不良预后相关。
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(Non-Traumatic SAH):
背景:非创伤性SAH通常由脑动脉瘤自发破裂引起。初次出血事件导致的原发性脑损伤后,患者可能在数天到数周内发展出延迟性脑缺血(DCI)。NIRS在检测SAH患者的DCI和脑血管痉挛方面表现出色。
NIRS与TCD的比较:
早期研究:早期使用TD-NIRS的研究发现,在动脉瘤破裂后的患者中,rSO2和HbO的急性下降与血管痉挛密切相关。
近期研究:使用CW-NIRS的研究显示,rSO2较基线下降超过14.7%对DCI的检测具有85.7%的敏感性和特异性,表现优于传统的TCD监测。
大脑自动调节的预测能力:
自动调节损伤的早期检测:DCI通常由脑自动调节的损伤所触发,NIRS或TCD可以在DCI临床症状出现前数天检测到这种损伤。
MAPopt的临床应用:NIRS和ICP(PRx)连续自动调节测量可以用于计算最佳MAP(MAPopt)。研究发现,与个体化MAPopt目标偏离的血压负担与更差的预后相关。
急性缺血性中风 (Acute Ischemic Stroke):
背景:急性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动脉阻塞引起的,其治疗重点是尽早恢复血流和优化脑灌注,以防止梗死扩展和减少出血性并发症。NIRS作为早期血管再通治疗中的监测工具,显示出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。
血管再通治疗中的应用:
再通过程中的监测:观察性研究显示,在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患者中,NIRS监测到的双侧rSO2下降与气管插管期间的临床事件密切相关,再通后的rSO2显著上升则与再通的成功相关。
预后评估:研究还发现,在手术结束时,rSO2的半球间差异与患者的死亡率相关。
术后MAPopt的识别:
MAPopt的作用:在血管再通后的恢复期,由于脑自动调节受损,围绕梗死核心的易损脑组织(即缺血半暗带)容易因低灌注进一步缺血损伤,或因再灌注过度而出血。NIRS可以通过自动调节测量帮助识别MAPopt,研究显示高于上限自动调节范围(ULA)的时间负担与更差的预后相关。
创伤性脑损伤 (Traumatic Brain Injury, TBI):
背景:TBI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。尽管CT成像是最常用的诊断工具,但在低资源和战地环境中,CT成像并不总是可行。
NIRS在颅内血肿检测中的应用:
NIRS原理:由于NIRS在血肿区的吸收增加,NIRS可以用于检测局灶性血管损伤。CW-NIRS可以通过对比对侧半球或邻近的“健康”组织,确定血红蛋白浓度的相对变化。
NIRS与ICP监测的整合:
CPP优化:TBI患者中常见广泛的微血管损伤,可能通过优化CPP来限制继发性损伤。研究显示,使用NIRS与侵入性ICP监测(PRx)测量自动调节状态的相关性良好,提示NIRS可以用于非侵入性个体化脑血流动力学优化。
长期脑血管反应性的影响:
CO2反应性:TBI引起的长期微血管损伤可能导致脑血管对CO2反应性的改变。研究表明,慢性TBI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在全局和局部(特别是额叶区域)均显著降低。
其他重症科适应症
(1)一般中、重型急性脑血管病
(2)重型急性颅脑损伤和脊髓损伤
(3)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性感染,癫痫持续状态
(4)重症ECMO患者、呼吸支持患者
(5)有重症相关脑功能不全
(6)重症相关认知异常如意识改变,昏迷或半昏迷患者
(7)心、脑血管术后重症监护患者
(8)老龄患者、心衰患者
总体来看,NIRS因其便携性、非侵入性和相对低廉的成本,未来在重症监护中将越来越受到重视。NIRS有可能成为神经重症监护中的标准工具,为个体化治疗和病情监测提供支持。
无创脑血氧监测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,标志着脑健康评估的一个重要里程碑。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临床研究,这一技术有望在更多医学领域发挥作用,为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和临床预后提供新的可能性。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,我们期待无创脑血氧监测技术能为医学发展带来更多突破。
部分观点来源于Applications of near-infrared spectroscopy in neurocritical care-Rachel Thomas